智汇文韵:通州双馆探秘行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同时进一步丰富我校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,10月31日(周四),院工会图书馆分会、办公室分会、人事处分会、党委宣传部分会联合组织参观活动,目的地为通州城市图书馆与大运河博物馆。
通州城市图书馆作为北京市政府推动文化建设、提升城市形象及倡导智慧生活的重要标志,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丰富的功能布局,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。144棵“银杏树”支撑起的浩瀚知识空间,总建筑面积达7.5万平方米,共4层(地上3层,地下1层)。公共阅览区如山丘般起伏,沿上百级台阶进入各个阅览区间,实现“临山间、于树下、勤阅览”的阅读意境。
教职工在参观过程中,深入体验了京城首家以视觉识别实现无感借还体验的文化空间,深刻感受到了现代理念与传统元素在图书馆空间建设中的无限可能。
随后,我校教职工一行前往大运河博物馆进行参观。
通南北千里,润幽燕风华。今天的运河沉静而平稳,让人难以想象历史上的惊心动魄。大运河始于春秋时代的邗沟,由京杭大运河、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3部分组成,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历史,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、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。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,书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壮丽篇章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。通过超过1000件(套)文物、艺术品,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,展示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,展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。
站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外,北京艺术中心“文化粮仓”与北京城市图书馆“森林书苑”巍然耸立,与“运河之舟”一道,共同构成了大运河千年漕运的新航标、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新地标。参加活动的会员纷纷表示,当今,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,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,提供了更多可能,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,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,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。
(图书馆分会供稿)